创城进行时|廊坊:办好民生实事 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廊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短板、强弱项、增内涵,不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纵深发展——

  办好民生实事 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廊坊市大力推动社区文化家园建设,提升社区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图为亿合社区豪邸坊小区居民在扫码阅读电子书。 河北日报通讯员 贾 珺摄

  “现在到市场买菜,跟逛超市一样,菜品明码标价,环境干净卫生。”日前,廊坊市广阳区建国道新春明市场,市民谢伦典正在采购蔬菜、水果。

  小小“菜篮子”,连着大民生。新春明市场管理员曹海林介绍,廊坊把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作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对新春明、西城、北昌、椿翮、艾禾丰等农贸市场提出标准化建设方案,让旧农贸市场变身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整洁有序、宽敞明亮的“超市”,让百姓“菜篮子”拎得放心、吃得安心。

  群众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廊坊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补短板、强弱项、增内涵,不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纵深发展,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变化。

  扑下身子听民意

  “我们单元楼道灯不亮了”“小区自行车很多乱摆乱放”“小区环境脏乱差”……日前,廊坊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包联指导小组深入走访包联小区,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让居民梳理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研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创城怎么干?群众说了算。廊坊市坚持问计于民,安排部署市直部门开展以“深入基层 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包联指导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着力解决社区小区中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以及事关群众生活的难点痛点问题,确保社区、小区文明创建见成效、上水平。

  坚持问计于民定目标,廊坊市委、市政府在制定《2020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过程中,就广泛吸纳了市民群众提出的8个方面、165条意见和建议。

  坚持创建为民宗旨,廊坊全市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党组织包联一个社区,与社区党支部一起“访千楼、进万家、解民忧、聚民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全市共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65条,梳理出11个方面、40项需要改进提升的突出问题。开通创城热线电话,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调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840个。

  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市民是主体。廊坊坚持创建靠民,通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平台等,引导广大市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在城市主次干道、社区、公园、广场、车站等地,该市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妈妈帮爱心驿站”等志愿服务站500多个。该市开展的“创城 我们一起”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引导15000余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该市共有16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志愿者303092人,广大市民争做文明创建的“宣传员”“示范员”“劝导员”“监督员”的氛围越来越浓。

  真心实意解民忧

  “过去,小区前的顺安道破破烂烂,车辆无序停放,每逢上下班高峰期都会堵车。”最近,廊坊市安次区尚华城小区居民王心妍的“头疼事”解决了。根据群众反映,有关部门将顺安道作为治理重点,整治交通秩序,美化亮化商铺、重新铺设人行道地砖、设置隔离护栏。“经过改造,曾经‘脏乱差’的顺安道焕然一新,居民不堵心了,幸福感也增强了。”王心妍说。

  对百姓来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与背街小巷一样,集贸市场的变化同样翻天覆地。今年廊坊市对椿翮等农贸市场提出标准化建设方案,将椿翮市场打造成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标杆,让群众“菜篮子”的体验越来越舒心。

  一切改变,源于固强补弱、普惠民生的决心和用心。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廊坊市始终坚持“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创城的目标就定在哪里”,实施“区企共建”“部门包联”等举措,着力改造提升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

  自2019年开始,廊坊共整治背街小巷217条,改扩建高标准集贸市场6个,建立起“15分钟便民生活圈”,铺平了百姓“心头路”。同时,打通了11条“断头路”,新建改造城市道路200多公里。

  三分建,七分管。城市颜值不仅要改造提升,更离不开精心管理维护。

  “车辆乱停乱放,极易造成交通拥堵。统一施划停车位后,大家停车更方便、更有序了。”最近,廊坊市安次区新规划的机动车位有效缓解了沿街商铺和周边小区住户的“停车难”问题,引发市民一致点赞。

  据了解,今年,廊坊针对城区停车难问题,疏堵结合、盘活存量、增加供给,按照应划尽划、能划尽划、见缝插针、规范有序原则,最大限度供给停车位,市区共增加停车位47000多个,极大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马路上的变化不止于此,市民发现,多支文明交通引导小分队,活跃在重点路段,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停车”专项行动;路边商铺广告牌匾变得整齐划一,自行车、电动车、机动车在各自区域有序停放;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围绕新“门前三包”制度,压实网格责任,不断弥补城市管理短板和不足……一系列变化正在让这座城市变得更规范、更文明。

  用心用情惠民生

  “看,现在我们这个老旧小区变得多漂亮,墙壁粉刷一新,道路平坦干净,还新装了路灯、监控摄像头。”9月5日,说起小区的变化,家住廊坊市安次区银河南路街道亿合社区创新里小区的宋春艳一脸自豪。

  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推动城市文明提升的一剂“良药”。根据河北省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廊坊市全面发力补齐老旧小区设施和功能短板,让“老”居民住进“新”家。

  楼梯间粉刷一新、小区道路硬化、停车位规划有序、各家的储藏室颜色统一……对于广阳区新开路街道金星道社区平旺里小区居民而言,小区的变化处处可见,生活每天都有新鲜感。“围墙有了新色彩,安装了防盗门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在这儿住了20多年,看着小区的变化,心里特别高兴。”居民马杰清说。

  平旺里小区是一个有着近3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4栋楼居住着200多户居民。“我们根据居民意愿,重点实施了屋顶防水铺设、外墙面修复后粉刷、污水管网改造、更换楼道破损钢窗等工程。”金星道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嘉悦表示,下一步还将对“空中飞线”进行整治。

  积极回应百姓关切,全力补齐民生短板。今年以来,廊坊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重点解决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屋顶漏雨、污水排放不畅、供水管网老化、路面坑洼不平、空中飞线、监控设施不完善、停车难、消防设施欠缺等系列问题。

  同时,廊坊市还全面提升社区民主管理水平,各社区普遍建立由党支部牵头,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共同商讨社区重大事务的“五位一体”民主决策管理机制,确保小区有人管、管得好。全市老旧小区实现了“颜值”“内涵”双提升,给百姓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 通讯员 赵志峰)

 

三河首页    资讯广场    创城进行时|廊坊:办好民生实事 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创建时间: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