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当时 我辈请长缨——记段甲岭镇小赵庄村大学生志愿者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作为与天津接壤的镇,再加上临近春节,返乡人员增多,段甲岭镇各村街疫情防控工作更是压力巨大,在这样紧张的形势之下,段甲岭镇抗疫一线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富有活力,他们不畏严寒,坚守岗位,他们身披“红马甲”,向“疫”出发,他们就是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用坚守和奉献为家乡父老乡亲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青春防线,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现在疫情形势严峻,能有机会为自己的亲朋邻里尽一份力,是我作为大学生志愿者的责任,我一定会站好每一班岗,守好我们村的卡口。”张浩是渤海理工学院的一名学生,寒假回家后,他积极响应村里的号召,第一时间加入了村街抗疫志愿的队伍。每天一大早,他就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和杜超、杜涵哲、李双四个人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卡口执勤。看似非常简单,数九寒冬,在外面站一会儿就要冻僵手脚,大学生志愿者却丝毫不含糊,认认真真对过往车辆和进村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体温检测,并对进入人员的个人信息、进入时间、车牌号等情况详细登记,一系列详细检查后方对过往人员放行。有时候村里的老百姓会说都是本村人,还查这么细干嘛,每到这个时候,杜超就会马上站出来,化身“宣传员”,不厌其烦的讲解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以及如何做好防护,杜超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小就教育他要像军人一样,勇担当、敢冲锋,“每按一下手里的遥控器,看着抬杆慢慢抬起,都感觉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落在心上。因为卡口里面都是我们的亲人,一定不能把任何风险放进村,我们这个‘守门员’当得越称职,我们的亲人就越安全。”在大学生志愿者坚持原则之下,但凡进村的人都主动下来登记测温配合查验。

杜涵哲是三河职教的学生,只有17岁,虽然年纪最小,工作起来却十分认真细致,他把疫情防控志愿工作当做进入社会前的一堂实践课,他说“我还没有走入社会,一直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能有机会当志愿者,既是对我自身是一种锻炼,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学习、成长,也是我回报家人的一种方式,村里的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守在自己家门口,累并快乐着。”

李双是小赵庄村四名青年志愿者中唯一一名女生,除了卡口执勤,村委会还根据需要安排她协助村街疫情防控报表工作,她负责对村里返乡人员、疫苗接种、大数据推送等情况进行核查,按时上报镇防控办。为了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准备工作,需要村民生成核酸检测采样码,考虑到部分村民年纪大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李双便用自己的手机帮助年纪大的村民生成采样码,并打印出来让他们留好做好核酸检测的准备。尽管每天的志愿者工作都满满当当,她还是总说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段甲岭镇小赵庄村的青年志愿者仅仅是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青年志愿者的一个缩影,还有无数的中国青年在基层、在一线,用各种形式支持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同志提笔写下《青春》一文,“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振聋发聩的号召,让无数青年打破沉默,吹响了建设新中国的时代号角,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面对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新一代中国青年逆风而行,挺身抗“疫”,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新生代力量的昂扬姿态和担当作为,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未来可期。

三河首页    志愿服务    青春正当时 我辈请长缨——记段甲岭镇小赵庄村大学生志愿者
创建时间:2022-01-21